經查閱相關檔案資料,同濟橋的前身是德安橋,德安橋的得名來源于1100年前的德安門。它位于和平中路,跨京杭大運河,明代成化五年(1469年)建,清朝乾隆27年(1762)重建。道光五年(1825年)時橋將圮,知縣張世桐倡捐拆建,至八年(1828年)竣工,為石拱橋,橋梁高峻、坡度大。
因德安橋高峻,坡度很陡,交通不便。1934年春,在它的西側又建起一座三跨鋼筋砼連續橋梁,這就是同濟橋。它在原德安橋西側8-10M,是德安橋的輔助橋梁。
同濟橋的來歷還有一則有趣的軼事。20世紀30年代常州實業家劉國均的紡織業得到大發展,要擴大規模的大成一廠卻陷入無地可擴的困境。但德安橋西側的運河邊卻有一塊埋有清涼寺歷代僧人的墳地可利用(現在的巨凝金水岸樓盤)。于是劉國均就與清涼寺住持靜波商量可否平墳。靜波是位大德高僧,他看到由于德安橋太高,城里人到清涼寺燒香的官宦和太太、小姐們大感不便,也為了農民進城。靜波希望劉國均捐款再造一橋,以此作為交換條件同意劉國均平墳建廠房,劉同意。于是兩人共同募集了10000多銀元,在德安橋西側建了座比較平坦的三跨鋼筋砼連續橋梁。橋后得名有大成廠和清涼寺同舟共濟之意,也有新建橋與老德安橋同舟共濟之意,故取名同濟橋。
1972年,老德安橋拆除(石拱橋),同濟橋也因為橋面狹窄不適應交通決定改建。1972年12月底建成,取名乃用德安橋。
1984年和平路拓寬,為便于通行,又在橋的西側增設了兩座鋼貝雷片橋,一座是供機動車通行,另一座是供非機動車通行,而東側的老德安橋供由南往北的機動車、非機動車通行。
這次拆除的同濟橋是在1994年原同濟橋的原址上建成的,橋名也改回來重定為同濟橋!
據市政前輩介紹1972年的德安橋,1984年的鋼貝雷片橋都是我們市政公司建造的,向他們學習、致敬!
我大學畢業分配到公司是1986年,那時經常經過同濟橋,當時運河在市區段只有三十多米寬,汽車很少,代步工具95%以上都是自行車,所以那時非機動車道布置的很寬。橋的東南側還有一個百貨商店。
時間到了1993年,新一輪的城市建設拉開了序幕,市政府決定大手筆改建同濟橋,這項重大任務落在了市政公司身上。由于是城市第一座立交橋,主橋又運用懸臂現澆施工,許多工藝是第一次使用,對市政公司是一次巨大挑戰。
本人有幸參加并在同濟立交橋實施過程中擔任了項目副經理,主要負責現場的施工管理,而項目經理是由省勞模、當時的公司副總王海林擔任。
該工程1993年5月28日開工;
1993年7月1日老橋拆除;
1994年6月1日建成通車。
同濟立交橋由運河橋、環道橋,東、南、西、北引橋,東、西兩座自行車匝道橋和4座人行踏步橋組成,整座立交橋在東西向700M,南北向1000M,全橋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工程造價約5000萬元。
我清楚的記得:從開工到竣工的整整一年間,我們整個項目部的所有工程管理人員以工地為家,那時還沒有實行雙休日,周日休息都自愿放棄。不僅如此,天天晚上加班。整整一年,我是每晚不到11點是到不了家的,現在回想起來是和夫人理解、家庭支持分不開的。
我清楚的記得:同濟立交橋在常州首次使用鋼套管冷擠壓鋼筋接頭,首次使用大型塑膠模板;首次使用掛籃懸臂澆筑和預應力施工工藝;首次在橋梁施工中大體積使用泵送商品砼,還有環道橋的群樁布置放線定位等都是對自己的極大考驗,由于勤思考,善動腦,肯吃苦,所有技術問題都一一被攻克。
我清楚的記得:大橋竣工通車剪彩時,我為省領導江渭清打傘的自豪心情,也正是這項大工程的鍛煉,付出的汗水、辛苦和智慧有了回報。公司把我的職位提升為工區主任,推薦為常州市十佳青年候選人,選入省“333工程”培養人才,享受國家津貼每月600元。這充分驗證了:只要努力、奮斗、奉獻,總會有所回報(盡管這回報可能來的要晚些)。因為群眾和領導的眼睛是雪亮的,“天道酬勤”是公理。
作為該橋的建設者,施工一線的負責人,對這座橋的感情要比一般市民要深厚得多,自己也從原來的奮青青年變成了已過知天命年齡的市政公司的董事長。要自己親手把自己建造的橋梁拆除,心情喜憂參半,喜的是:社會經濟發展迅猛,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運河南移,為市區土地的綜合調整留出了空間。同時也才有了像我們從事市政施工的企業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憂的是:一般的橋梁的設計使用年限都長于50年,同濟橋僅僅使用了21年,還不到其壽命的1/2就拆除,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由于地鐵一號線的施工,同濟橋必須拆除并撥出其鉆孔灌注樁。新建的橋梁改為鋼筋砼拱橋,降低了橋面標高,增強了美觀效果。我們公司全體參建人員要精心組織,科學安排,做出精品工程,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